掮客[小說]

掮客[小說]

文筆既犀利冷峻又曲折浪漫。它寫了一個逃亡的故事:權力、金錢、毒品、間諜戰、貓鼠遊戲……神秘特赦的驚險逃亡之路,你,和他,在華麗的義大利古城波洛尼亞迷人的長廊和咖啡廳里沉醉。

基本信息

(圖)《掮客》《掮客》

作者:約翰·格里森姆(John Grisham)(美)
譯者:吳可
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譯林出版社
頁碼:354 頁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544702256
條形碼:9787544702256
包裝版本:2007年4月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作者簡介

約翰·格里森姆,1955年出生於美國阿肯色州一建築工人家庭。大學畢業後他開了一間律師事務所,律師生涯使他親眼目睹了種種案件,感受到法庭內外的悲歡離合,激起了他替弱小者弘揚正義的良知,這些都為他後來的小說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格里森姆是位高產高質的作家,迄今為止,他已經出版了18部暢銷法律驚險小說,這些小說被翻譯成29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內熱銷了6000多萬冊。此外,他的小說還有多部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連續劇。

內容簡介

這本書文筆既犀利冷峻又曲折浪漫。它寫了一個逃亡的故事:曾經四處活動把美國總統推上台的政治說客巴克曼,由於知道太多權錢交易的內幕而被美國總統組織的特工追殺,特工人員先把他流放到義大利的波洛尼亞古城,先掩人耳目地藏匿一段時間,過後再計畫把他殺掉。巴克曼來到義大利,人生地不熟,在特工的安排下苦學義大利語。他飽覽了義大利古城古色古香的富有文化氣息的風土人情,毅然決然踏上危險的擺脫特工組織的獨自逃亡之旅,在兒子的幫助下,成功逃脫追殺,回到家鄉。

故事在悲情肅殺的冷峻氣氛籠罩下展開,引人入勝,來到義大利古城波洛尼亞,文筆轉為旖旎風光的描寫和浪漫情調的鋪墊。古城的每條街巷、每個咖啡館都顯得那么溫暖親切,讓無家可歸的亡命客不再顯得可憐。這一冷一熱的對比很吸引人。逃亡之旅運用了先進的電子郵件等科技手段,顯得與時俱進。

小說是虛構的,但波洛尼亞是真實而華麗的。權力、金錢、毒品、間諜戰、貓鼠遊戲……神秘特赦的驚險逃亡之路,你,和他,在華麗的義大利古城波洛尼亞迷人的長廊和咖啡廳里沉醉……

小說導讀

(圖)《掮客》《掮客》

喬爾·巴克曼,一個泡在國會山說客堆里的掮客,曾經顯赫一時的大律師。他所建立的律師行雇用了兩百名律師,“年收入超過一千萬美元”。他也神通廣大,掌握許多重要秘密,“在政治圈裡是最有權威的”,能敲開華盛頓任何一間房門;甚至被稱為“華盛頓權貴第二的男人”,卻在一剎那淪為頭痛傷風、咳嗽、骨瘦如柴,必須入獄十四年的階下囚。如此強大的傢伙是如何跌倒的,他因何招致牢獄之災?權力、金錢、毒品、間諜戰、貓鼠遊戲……無能的總統阿瑟·摩根在離任前夕,突然秘密赦免巴克曼,他可以獲得有條件的自由。表面上巴克曼成為特赦的幸運兒,實則他不過是一場政治計畫引蛇出洞的誘餌。這是怎樣的一個計畫?總統又為何要冒險赦免他,難道僅僅是因為“他喜歡這個往華盛頓行政機關臉上狠狠地摑上最後一掌的主意 ”?這個特赦犯又為何會引起如此軒然大波,他最終能擺脫特工的“保護” ,躲避間諜的追殺,安然脫身嗎?

人物介紹

小說的主人公——“掮客”巴克曼,這位反英雄式的主人公現年五十二歲,六年前入獄時已經臭名昭著,他的“醜聞已傳遍華盛頓,最終使白宮蒙受了污名。一片烏雲籠罩在受人愛戴的總統頭上 ”;他的律師行與其說是律師行,不如說是“一個為富有的大公司和外國政府開辦的妓院”。他的特赦也不是故事的結束,而是故事的開始,作者讓他處於更大的麻煩中,從而踏上逃亡之路。

被赦免後的巴克曼離鄉背井,改名換姓,在特工的所謂“保護”下逃至義大利北部古城波洛尼亞。對異域文化的體驗首先要克服語言的障礙,在殺機四伏的亡命旅途中,作者不厭其煩地細細描寫逃亡者的語言學習,對巴克曼來說,語言就意味著生存,意味著行動: 儘管刻板背誦令人厭煩,可馬科還是在其中找到一種古怪的樂趣。他發現迅速地讀完四頁單詞會給人一種很大的滿足感。——一百個動詞,或者一百個名詞……當他的咖啡和三明治被端上來之前,他已經攻克了三百個動詞。他喝了一口咖啡,然後又重新背起單詞來,仿佛早餐不如單詞重要。作者也不惜篇幅,濃墨重彩,生動描繪了一幅波洛尼亞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畫卷。

除去逃亡的特赦犯身份和偶爾襲來的不安情緒,巴克曼的學習過程稱得上是令人愉快的:他可以和他的語言教師漫步在古老名城的大街上,一邊交談一邊學習;可以在咖啡館裡一邊享受義大利美食一邊學習;他們徜徉在波洛尼亞博大的歷史文化中,古老迷人的文化甚至足以引發一段逃亡者和女教師之間的羅曼史。而波洛尼亞發達的交通也為巴克曼的逃亡大開方便之門:這裡有通往義大利各地的火車,到佛羅倫斯只需一個半小時,到米蘭大約三個小時,到羅馬威尼斯也只要幾個小時。

巴克曼的藏匿之路也是一次文化之旅,正是這座充滿巨大文化能量的義大利古城完成了巴克曼墮落——救贖——回歸的人生旅程:當巴克曼成功逃離,恢復自由之身,他沒有再試圖完成那筆可以使他獲得一億美金“中介費”的交易,而是把那致命的軟體交到了它本應存在的地方。他還和兒子一起“享受了一頓十足的家庭式晚餐”,在他腐敗的一生中,第一次做了一些正確的事情,做了一些與贏利完全相反的事情。從波洛尼亞回歸的巴克曼已經不再是唯利是圖的政治掮客,他只是一個抱著孫女的慈祥祖父。

特點解說

一、情節的設計總能出人意料,引人入勝。

約翰·格里森姆是美國書市上的王牌作家、超級暢銷書作家。格里森姆是律師出身,熟悉法律這一行的所有內幕,情節的設計總能出人意料,引人入勝。被赦免後的巴克曼離鄉背井,改名換姓,在特工的所謂“保護”下逃至義大利北部古城波洛尼亞。語言和文化溝通的困難使巴克曼感到不解,也讓讀者心存疑惑:中情局為何不惜花費更大的代價,定要把他送到語言不通的義大利,而不是沒有語言障礙的澳大利亞或者紐西蘭?其實這也是本書的匠心獨運之處,答案恐怕只能歸結於作者對波洛尼亞文化的鐘情和迷戀——緊張刺激之餘,也不忘給讀者來一次文化洗禮。

二、人物內心極為細微的情感變化描寫細緻突出。

作者用極其細膩的手法描寫了巴克曼本人意外逃離十四年刑期,剛被帶離魯德里管教所時的一系列極其複雜的心態。除此之外,他還非常擅長描寫女性的姿態和神情。他用嫻熟而貼切的文字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幅充滿被壓抑著的生命張力和生活氣息的義大利女性的活頁畫面,當你閱讀著這樣的句式時,內心被勾起的對一個無助女人的同情與愛憐之心絕不亞於任何一位高雅文學大師之手的作品。作為一個常要穿行在字裡行間或穿透於詞語的背面或企圖在其詞根中尋求潛在隱喻或內涵的譯者說來,這種體會可能尤為深刻。他描寫的人物對話可以準確地反映出人物內心的意圖。

三、描寫收放自如、幽默,甚至多少帶些尖刻,顯示出作者技藝上的更加成熟。

作者的幽默決不是那種張揚的、顯而易見的“結局式”幽默,他的意圖表達在流暢自然的表述中,他不願泄露出任何雕琢的痕跡。看了格氏對波洛尼亞的描述,那市內大街人行道邊綿延幾十里的帶拱頂的長廊,人們可以在任何天氣條件下不用帶著笨重的雨具而自由地穿行在有好幾百年歷史的古風街道中,而不是停留在於,充滿地中海風情的本土文化,輝煌得不可一世的、煊赫的羅馬帝國時代。

報刊點評

本書展現了格里森姆各方面的天才。——《出版周刊》
格里森姆講故事的本領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就像一個老水手嫻熟地拿捏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叫人慾罷不能。——《旗幟晚報》
流暢,機智,極富張力,叫人著迷。——《鏡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